時間:2023-10-14 15:19
“扔之可惜、留著占地”是廢舊衣物的窘相處境,讓不少人苦惱不已。我國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體系尚不完善,回收利用率不足10%。被業內認為擁有千億元級集市潛力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產業,該怎樣撬動?
逾億噸廢舊紡織品待新生
山東省循環經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忠蓮日前在青島舉行的第二屆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技術國際研討論壇上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抬高,衣服等紡織品成為快速消費品,每年產生的廢舊紡織品逐年上升,廢舊紡織品成為新垃圾源。
據統計,地球每年產生廢舊紡織品達2000多萬噸。這些廢舊紡織品無論是掩埋仿照處理,都要占用特別大的資源,而且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熬栀浭桥f衣物尋找新歸宿的常用渠道,然而微薄的捐贈量不可改變舊衣浪費的困局?!睆堉疑徴f。
國務院發展探求中心酌量員程會強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國廢舊紡織品累計產生量達1.4億噸,紡織品年消耗量增長速度仍舊在12%以上,但眼前回收利用率卻不足10%。估計到“十三五”末,廢舊化纖紡織品的產生量將達2億噸。
眾所周知,大陸是紡織品和服裝加工大國。但由于資源短缺,國內每年需要進口大宗紡織品原料,其中棉花進口量占總生產量的30%,黃麻纖維幾乎100%進口。
一邊是廢舊紡織品難獲新生,一邊是紡織品原料不足,如此困局如何破解?據測算,若是我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率達到60%,年可產出化學纖維約940萬噸,天然纖維約470萬噸,極度于節約原油1880萬噸,節約土地1634萬畝,將有效緩沖大陸紡織工業資源緊缺問題。
廢紡循環再生面臨多重瓶頸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系統。工信部、商務部、科技部合伙發表的《關于加快推進再生資源產業發展的帶領意見》提出,到2023年,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總量達到900萬噸。
現時,國內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行業規模不斷補充,公司數量不斷加上。譬如,今朝山東從事衣物回收的企業不下百家,全省舊衣物回收箱已有2萬多個。
專家認為,大陸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還面臨多重發展瓶頸。我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永剛告訴記者,廢舊衣物回收渠道、處理與生產、再生產品檢驗檢疫等方面的政策章程還不完善,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料的產品尚無標準,產品進入集市的難度較大。
廢舊衣服.png-b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對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料的產品存在偏見,一聽是廢舊衣服做的,就認為是“黑心棉”,就連用作大棚的保溫被都不愿意,這對廢舊紡織品回收再利用行業發展造成禁止。
張忠蓮說,目下國內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產業鏈前端的回收發展比較成熟,但產業鏈后端高附加值的延伸沒有很好發揮優勢。產業還處于傳統的中低端,產品添加值較低。要么單純依靠企業創想,添加費用較高,會讓行業發展涌現瓶頸。
中民國信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責任企業董事長邱以偉說,國內大多數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采取粗放式經營和管理,產業鏈條短、產品單一、生產工藝門檻低、增值水平低、同質化現象明顯,具有一定規模公司的回收量僅占回收總量的10%至20%。行業小、散、差的特點明顯,組織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差。
需多方發力撬動廢舊紡織品“新動能”
專家認為,廢舊紡織品循環再生是持有千億元級商場潛力的產業,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聯合發力,經過融合智能制造和新潮科技,推動產業從中低端邁向高端,從而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舉例,廢舊滌綸纖維可加工紡織用柔軟劑,廢舊紡織品通過退漿、煮練、漂白和絲光處置后,纖維素含量可達99%至100%,是生物質乙醇的理想原料?!背虝娬f,“廢舊紡織品與新興科技交叉融入、跨界應用,將產生無限恐怕?!?/p>
專家認為,大陸廢舊紡織品行業需大力推進技術創意,在借鑒國外先進再生產技術基礎上,改進先進生產設備,進行再加工品工藝改造?!白钇惹行枰鉀Q的技術是在廢舊紡織品回收后,按照纖維成分進行自動分類?!鼻褚詡フf。
張忠蓮等專家還建議,制定廢舊紡織品分類標準和回收標準,制定再生產品質量標準,盡快將這個行業納入法制化和標準化軌道;構建產業化、規?;厥阵w系,降低回收成本;細化行業分工,形成回收、分選、生產產品的多樣化產業鏈條;加快建設以公司為主體、集市為導向、產學研用相混合的產業鏈,提高再加工品附加值。
山東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則建議,重點培育一批龍頭企業,依托其改進能力、技術裝備和規范管理,不斷提升廢舊紡織品回收總量、產業規模和產值。
微信二維碼